国内减速机机器人产业经过30个年头的发展,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,在制造领域、应急救援、野外勘测、资源开发、国防军工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较大差距,产业基础依然薄弱,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。
去年4月,上海机电增资2000万元入股的纳博传动,增资完成后,上海机电占51%股权,日本纳博占49%股权。而日本纳博正是全球精密减速机领域的龙头企业,球市场占有率稳居60%。而上海机电也因此次合作,取得纳博特斯克的精密减速器在中国的代理销售权。之后,双方将逐步在上海建设研发生产基地,将在中国生产中低端的精密减速器。
目前,国内还没有能够提供规模化且性能可靠的精密减速器生产企业;全球市场75%的市场被日本两家企业占据,纳博特斯克生产的RV减速器约占60%,Harmonica生产的谐波减速器约占15%。
以安川电机ES165Kg为例,6台精密减速器的总价值约为2.08万元,占整机成本的12%;而同类型的国内产品,6台精密减速器的成本约为9.1万,占整机成本的比例为31%。精密减速器成为制约降低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的第一因素。
不过,国内一些企业在精密减速器方面的研发正在稳步推进,浙江恒丰泰、江苏振康、北京中技克美等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机器人关节减速器,秦川发展则在1998年就研制出了RV减速器样机。2009年,秦川发展在原有的250AII减速器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,使产品在性能、可靠性和性价比等方面更具有竞争力。
资讯来源:浙江减速机 http://www.zg-cz.com
|